首页> 宽投视野> 公司公告

财视中国专访——宽投资产:量化对冲基金保持盈利的关键在于创新

2018-09-12

财视中国简介:

财视中国作为一家国内金融领域专业媒体,立足中国金融行业,专注金融监管与改革,服务金融与实体经济;坚持中外金融高层互动与交流;深度策划金融专家与金融领袖视频专访与对话。

专访内容:

财视中国:美国对冲基金发展得较为成熟,市场规模占据30%,相比之下中国对冲基金还属于新兴投资,规模较小。在您看来,美国对冲基金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模式或经验?此外,您觉得国内对冲基金的前景是怎样的呢? 

钱成:美国对冲基金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Alfred Winslow Jone创办A.W.Jones,但直到60年代末,对冲基金才初现雏形,逐步发展为今天广为人知的模式。最近10年,美国对冲基金经历了增长、压力、反弹等各个阶段。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整个行业在2008年底规模下降了超过4000亿美元。2011年欧债危机和2014年俄罗斯原油危机期间,虽然面临着赎回压力,对冲基金的业绩的表现却是十分出色。可以说一直到今天,对冲基金已经成为欧美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我国的对冲基金起步较晚,在法律结构、投资范围、投资者认定、监管及投资策略等方面都和美国存在着不同。发达、成熟的美国对冲基金市场有许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美国不同的对冲基金有各自擅长的策略,常见的投资策略有市场中性、股票对冲、全球宏观、事件驱动、新兴市场等。

量化对冲基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国内的对冲尤其是量化对冲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量化对冲行业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国内量化对冲基金是从2011年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主要得益于国内快速增加的资产和财富管理需求,人才的丰富。目前除了传统量化对冲机构外,还有两个力量的加入:一个是传统股票、债券、期货机构;另一个是海外机构,大批海外的量化对冲人才开始回归中国市场。

2012年到2016年国内量化对冲策略管理的资金规模增长了20倍,预期量化对冲私募基金未来将会占到整个私募行业的20%以上。国内量化对冲的细分策略才刚开始起步,策略的优化提升空间非常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在海外大型的对冲基金,都采用了量化策略。从长远来看,中国肯定会诞生与它经济体量、资本市场体量相对称的大型量化对冲基金。

财视中国:对冲基金在动荡市场中是避风港,在当前资管政策缩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势下,您认为对冲基金有哪些优势呢,该如何保持盈利呢?

 钱成:在当前资管政策缩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势下,A股市场震荡加剧,私募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在下跌市场中却有部分量化对冲私募产品净值逆势上涨,在大跌中利用量化对冲的方法,优势较为明显,体现了量化对冲基金的突出特点:

一是长期稳定。量化对冲基金以追求稳健的绝对收益为目的,与股票市场表现相关性较低,因此在大幅震荡或者下跌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

二是理性投资。量化对冲基金严格执行投资模型发出的指令,一旦达到目标,触发相应规则,量化程序立刻按指令买卖,避免人为的干扰。

三是风险可控。通过对冲机制缓释系统性风险,使得回撤得到控制,净值下行风险较小。

四是分散风险,一般持仓在100只以上的股票,而不是仅仅投资一只股票,通过强化选股能力,选定一揽子股票,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分散风险,并力求获得超额收益。

如何保持盈利:关键是需要不断创新。对冲基金的发展是具有周期性的,每当投资理论与工具得到创新和发展,对冲基金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对冲基金是科技、理论、创新等在金融投资维度中所“涌现”出的混合物。它有一个基本框架,却没有标准概念,并且还会不断演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

财视中国:您认为桥水基金入华,对中国对冲基金行业会有影响吗?是否会形成鲶鱼效应?

钱成:桥水基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目前也是iShares MSCI新兴市场ETF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桥水基金目前已经超越索罗斯,成为绝对规模盈利最多的基金公司。桥水基金的入华,毫无疑问将有助于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市场化与制度化改革。就像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说的“桥水基金成为境内私募基金管理人,这是金融业开放的一个重要事件,有利于改善业内生态,吸引海外资金投资A股,也有利于倒逼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中国资本市场真的需要一次彻底的制度基础设施改革了。”

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桥水基金在美国的盈利方法照搬到中国还有一段研发的路要走。不过桥水成熟的管理模式值得中国对冲基金行业学习。

财视中国:A股市场走势低迷,而ETF场内份额却出现逆势增长情况。您认为ETF逆势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钱成:自6月19日上证综指跌下2900点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沪指持续磨底之时,陆续有场外资金入场。ETF产品的流通份额变化作为各路资金流入最直观的体现,下半年以来截至8月10日,已经有1131.68亿元的资金通过ETF产品入市。目前公募基金市场上共有8只创业板ETF产品,下半年以来吸金近亿元。

论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当前市场情绪悲观,令人容易忽视正面信息。其实,宏观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受益于基本面的良好表现,中国企业的盈利增长形势乐观。板块方面,继续看好内需股,重点投资于盈利前景理想、较少受宏观事件风险影响的公司。而经过近期的调整,中国股票的估值已变得更有吸引力,市盈率下调到12.6倍(1月份的高位为14倍)。只要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健,短期的市场调整实际上是长线投资逢低吸纳的良机。

财视中国:当前外资持续加码A股,您觉得外资持续流入对于A股市场有何影响?

钱成:截至2018年7月底,外资持有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已占A股总量的6%。而国内公募基金和保险占比约为8.4%、6.7%,目前外资持股占比可比肩保险资金,已成为A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增量资金流入有利于改善资金供需状况,短期对市场有明显提振作用,市场中长期走势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更大程度上与经济周期趋同,并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在选择标的时也须防范资金提前“大撤退”的可能。对A股走势影响如何:加入MSCI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提升A股国际地位、改善A股投资者机构。

财视中国:QDII复苏、A股纳入MSCI指数,您认为会给ETF市场带来哪些影响,ETF行业应当如何把握当前市场形势呢?

钱成: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纳入的成份股将有200多只。2018年A股首次纳入MSCI指数带来的资金预计高达700多亿。未来十年如果这个比例上调到50%,也就是现在的大盘股纳入到中盘股的话,预计每年的资金流向是2000亿元人民币。

从国际层面来说,国际ETF市场未来增长规模将稳步上升。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底,全球ETF资产规模为48600亿美元,相比于十年前,复合增长率为21%。此外国际市场未来还将呈现ETF管理人员规模高度集中、固定收益类ETF比重大幅上升、美国市场主动股票型基金向ETF转移、智能贝塔ETF成长空间巨大、金融科技与ETF创新发展深度融合、以ESG为代表的各类主题型ETF日益受到关注等趋势。

而纵观国内市场,由于ETF的长期回报率高,费率低,比较透明等优点受到投资者青睐。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QDII复苏、A股纳入MSCI指数、养老金入市等,境内ETF市场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财视中国:未来A股市场预期被看好,在此预期下,您认为对ETF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钱成:从长期看,大多数基金经理难以持续超越市场指数,尤其是大型机构投资者。因此,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往往把核心资产用于购买ETF从而取得市场平均收益,而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那些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传统积极投资基金,再将其它资产配置于商品、房地产、对冲基金等,从而使整个资产在获取市场平均收益的基础上,追求一定的超额收益。

未来A股市场预期被看好,ETF未来发展趋势可观。除了传统指数产品利好之外,利用国际先进的指数、量化投资理论和方法,把能捕捉市场特征、长期带来超额收益的因子做成一系列策略指数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解决方案。

此外,国内目前在资产配置方面除了股债以外其他品种较少。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商品ETF产品需求已经相当明确,如果未来通胀抬升,它们将是首选的抗通胀工具,一些进口类品种更是抵御贸易战风险的良好工具。

总的来说,助力于A股的复苏,ETF将充分受益于双向开放下海外资金的流入,具备长期增长的潜力。未来不论是从交易还是长期投资角度来看,都具有投资价值。

财视中国:请问您对当前形势下的财富管理有什么建议与看法?

 钱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富裕阶层的崛起,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野蛮式的增长。我认为目前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监管越来越规范、经营模式和客户需求转变、与金融科技融合。

在当前A股低迷、监管趋严的形势下,中国资管行业将迎来大洗牌。随着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投资者眼界的开阔,形成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涌入这个市场掘金。但随着管理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化,财富管理行业也必将走向越来越规范化的道路,机构间的兼并重组必将上演,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大型金融机构凭借着庞大的客户管理基础与产品引进议价能力会走向强者恒强的格局。

金融科技与财富管理的融合将为行业的发展再次助力,下一个阶段的财富管理也许将开启科技化和快速转型的阶段。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竞争的优胜劣汰都是财富管理行业自身进化的驱动力,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凭借“后发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快速走向与国际化接轨的新格局。

 

合格投资者须知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如果您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或本网站内任何网页,即被视为您声明及保证为“合格投资者”,并视为您已同意接受本网站所有条款与条件的约束。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工具和资料仅供一般性参考。除非另有明确协议,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基金或其他投资产品的任何要约或要约邀请。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或暗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可以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税务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该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投资决策。

 

        上海宽投资产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和/或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且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信息和/或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另,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转载和发布本网站内的任何信息和/或资料。

 

        上海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本网站及信息和/或资料相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及知识产权。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已悉知"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关闭本网站。

 


特此提示 上海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4年3月19日